卖假货达到多少金额判刑
一、卖假货达到多少金额判刑
卖假货涉及多个罪名,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为例,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若涉及其他特定产品的假货销售,适用相应罪名的法律规定。
二、卖假货判刑标准金额如何确定
卖假货涉及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罪名。其判刑标准金额的确定如下: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里的“销售金额”,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出售伪劣产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
三、卖假货金额未达标准会被判刑吗
销售金额未达五万元的,不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既遂,但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要求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若未达此标准,不构成该罪。不过,若销售的假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即便金额未达标,也可能触犯《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会被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所以,即便金额未达标准,卖假货仍会面临法律后果,切不可心存侥幸。
当我们探讨卖假货涉及多个罪名的相关法律规定时,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为例,不同销售金额对应着不同程度的刑罚。但在实际情况中,还存在许多复杂问题。比如,如果卖假货的同时存在欺诈消费者情节,消费者该如何维权?还有,如果是共同犯罪,各参与者的责任又该如何认定?这些都需要专业法律解读。你是否对卖假货的法律后果及相关问题存在疑惑呢?若有困惑,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帮你明晰法律责任,维护自身权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