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就根据自己的对局体验,详细讲解一下影响评分的两套规则。

规则一:英雄排名

每次对局结束后,在对局评分的右上角,会有百分比的英雄排名数据,排名高就更容易获得金牌,换句话说:与同英雄玩家的表现有关。

以上图的嫦娥为例,如果使用嫦娥的玩家对局评分都比较高,就会出现10.7评分的嫦娥没有牌子,而仅仅10.3评分的哪吒却有银牌。

因此,不同的英雄获得金牌的难度是不同的,如果想降低获得金牌的难度,选择合适的英雄很重要。

规则二:局内表现

关于局内表现,很多玩家思路还停留在老版本,对不同分路英雄的侧重点理解存在偏差,过于重视对局中KDA数据,只想着保KD拿牌子。

实际上,经过评分机制优化,影响各个位置英雄评分表现的数据已经有了变化。

以辅助英雄为例,在对局数据的“对位”核心数据对比中,明确提到最能体现游走对位水平的5个数据分别是:参团率、控制时长、承受伤害、每死承伤和治疗量。

因此,在选择英雄时尽量拿一些能够满足核心数据的英雄,比如辅助要及时支援队友,具备一定的控制,又有一定的抗伤能力,前期可以用星泉提高治疗数据,中后期再换成救赎或者形昭。

不同分路的英雄,核心数据有所差异,可以通过自己的战绩-总览-对比数据查看对应英雄的要求。

总结:对局环境优化后,表现好的玩家确实有了更好的体验,不仅上分速度更快,就算对局失败也不会掉星,对局的挫败感不会很强。

但是评分机制更精准之后,越来越多玩家获得了更高的评分,导致部分英雄的整体评分较高,就会出现10分以上但是排名很低拿不到牌子的情况。

掌握提升评分的方向之后,也要敏锐去发现评分难度较低的英雄,以及强势的玩法提升评分,比如非常热门的“功德流亚瑟”和“草灵流杨玉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