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机器人的插画原本就是以各种面向不同方向的盒子形状为基础的,它看起来简单,但画起来却相当困难,要确认一下那些分别对应了人体部位的盒子的位置和名称。

我们要分解人体的部位,分别对各部位进行变形。这里所说的变形,就是要“有目的”地去夸张物体的特征,所以我们在改变物的形状时,要注意表现出符合机器人风格的力量感来。仅仅改变身体的比例,就能让设计出现变化,因此我们要一面设想采用什么样的体型,一面去分解躯干。

真正好看的机器人形状一定位于盒子机器人和人体形态之间。

# 肩 膀

扩大肩部的宽度,并且展现肩关节的内部,形成更有机器人感觉的构造。

# 腰 部

在研究可动范围的时候,腰部是最为重要的部位之一。

因为这部分的设定会直接影响到机器人能够做出什么样的动作,所以我们要注意胸部和胯部的绘制位置,同时考虑各部分之间的衔接。

缩小了胯部的宽度后,机器人手臂根部的位置也变得容易调整了,这样一来机器人的外形就能变得更接近人类。

如果想扩大机器人的股关节,为了避免影响到手臂,我们要相应地扩大它的肩部宽度。这时安装手臂的位置会位于肩部的外侧。这样一来,机器人的整体外形都会横向变宽。

# 手 臂

机器人一般会给人粗犷、直线型的印象。机器人是由装甲和各种各样的机械零件构成的,所以难免会让人产生方正坚硬的感觉。

但是,如果我们只强调了方正和坚硬的话,就会让自己笔下的机器人太具直线感,缺乏抑扬顿挫,看起来缺少特点和个性。

但如果只绘制“直线型”的手臂,那看起来就会比较僵硬,若稍微给机器人添加由曲线构成的部件,哪怕只是一点,或是某一部分,机器人的辨识度就能得到提升。

# 腿 部

和手臂一样,为了避免腿部僵硬,避免线条看起来不流畅,要依据人类腿部肌肉隆起和肌肉组织受到拉扯的样子,设计出比例协调的形状,并有效使用反向弧线。

# 脚

为了让人觉得机器人脚部是切实地踩在地面上,我们在描绘时要对脚尖的形状和脚底部分多加注意。

如果让脚部一体化,会给人平板的印象。为了表现脚心,把脚部划分为脚后跟和脚尖的话,机器人的体重就是分散施加在脚上。

其实,机器人的设计方式相当自由,可以根据人形进行造型,也可以直接通过盒子拼接进行造型。

因为人类和机器人在体型比例上的差异,所以有时也会出现和人形机器人存在巨大差别的作品。

如果过于追求人类的比例的话,画出来的作品就会变得不像机器人,而像是人类的角色。但如果过于脱离人类形态的话,又很难把它当成是一个角色。

最好仿照人体来设计体型比例和各个部位的造型,设计人形的角色机器人。

机器人角色立体化使它们成为商品的可能性变大了。

如果想让自己绘制的机器人在不同场合出现的话,那么在设计时,就要让机器人的形状和细节具有很强的辨识度,绘画时需采用两点透视法,提高角色的辨识性。

在仰望巨大的物体或是从低处向上仰视时,需要使用三点透视法,让绘画作品的故事情节变得更加生动。

下一期,我们重新分享什么是透视法,尽请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